0551-6878 8887
每次談及稅務稽查,絕大多數公司的第一感覺就是感到害怕。稅務稽查當作稅務部門最嚴苛的稅收征管方式,普遍認為要是是被稅務稽查的公司,絕大多數都逃不掉補繳稅款、行政處罰,情況嚴重的乃至還移交到公安機關展開調查。所以,全面了解稅務稽查風險點及怎樣正確應對稅務稽查是每個公司急需強化的知識體系。
引發稅務稽查的主要風險點
根據了解,稅務稽查的主要風險點主要包含:虛開發票;公轉私,套現;虛列人員工資;增值稅0申報;騙取出口退稅;企業稅負異常等。
實際上行業內人士更為清楚,以上絕大多數的稽查風險點都是可以通過規避人為的違規操作來杜絕發生的,僅個別的稽查風險點需要格外防范,因為這些風險點多是由于企業內部出現了指標異常,而這些異常指標多數情況下又不被公司自知,這才引起了稅務局的關注,繼而才會發生被查或被罰的情況。
稅負指標異常最難被企業自查
在企業內部常會出現多種指標異常的情況,其中企業稅負異常是最難被企業自查的一項指標。通俗講,稅負率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合理的標準之一,每個行業的稅負率基本上都有一個值,企業稅負率過高過低都會引起稅務的稽查,也可能會所以被稅局約談。
看定義,稅負率一般是指公司在某個時期內的稅收負擔的比率,是稅務局主要的評價指標,但往往也是極易被公司忽視的一個方面。有太多抱有僥幸心理的公司,因為忽視了稅負問題而吃了大虧。所以,公司想要取得長足發展,一定要具備財稅風險意識,不要為了能芝麻,丟了西瓜。
回歸會計實務中,稅務局為了能加強對納稅人的管理力度,采取了稅務預警措施。稅務局設置了多項指標,通過對納稅人展開數據分析,若指標出現明顯低于行業水平的,就會引起稅務局的注意,面對稅務局的詢問若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公司將會面臨稅務局的檢查/稽查,同時也將給公司帶來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