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有人說,2022年是稅收合規第一年。稅務局通過稅務大數據準確發現、重拳出擊,查處了大量典型案件。那么,下一個會是誰呢?
今天就來說說稅務檢查的應對和維權。
一、稅局翻舊賬,能查幾年?
稅務機關查賬,通常設定在3年以內。
但是,根據具體情況,稅務機關有權延長時限。所以,查賬有3年、5年、無限期三種情況。
如果公司因為計算錯誤或忘記申報(非主觀故意),沒交或者少交稅。
稅務機關可以在3年內追繳稅款和滯納金;如果金額較大(累計稅額超過10萬元),可延長至5年。
如果公司未能足額繳納稅款是稅務機關造成的,那就只能追征3年內的稅款,不收滯納金。
在上述兩種情況下,無論是公司財務錯誤還是稅務人員錯誤,都不構成主觀故意
當然,如果稅務機關核實了公司的逃稅、抗稅、騙稅行為,可以無限期追繳稅款。
劃重點:面對稅務稽查,一定要充分利用限期條款,用證據說話。
二、稅局為什么要查你?
稅局確定稽查對象,主要有四個方向:
一是“抽查”:從企業數據庫里隨機抽取稽查對象,相當于搖號“中獎”。
二是“舉報”:舉報人向稅務機關舉報,查實后獲得獎勵。
第三,分析: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異常經營的企業,然后進入相應的數據庫,保持緩慢檢查。
四是“關聯”。其他行政機關得到線索后,會轉辦,交辦給稅局跟進。比如,當上下游公司被查到偷稅、漏稅,關聯企業也會受到稅務稽查。
新稅收環境以前,查案主要以“舉報”為主,“抽查”“關聯”為輔,效率比較低。
新稅收環境以后,稅收大數據分析屢建奇功,轉向以精準“分析”,定向稽查為主。
劃重點:想要避免稅務檢查,就要盡量避免“經營異常”的行為。
三、哪些屬于“經營異常”的高危行為?
一般來說,稅局查賬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12月,日期并不固定。但如果系統判定你有高危行為,稅務稽查組可能會隨時上門。比如:
1、發票管理系統發現某個單位的發票用量明顯增多;
2、稅負較上月相比較變動率超過正負30%;
3、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20%的時候等。
四、稅務查賬,怎么查?
稅務局一般會重點查詢以下4個方面:
1.檢查合同:從企業的實際經營范圍和需求出發,查詢合同的具體內容,看是否有異常交易;
2、查發票:看銷售方開具的發票是否屬于企業經營范圍內業務,購買方收取的發票是否是企業日常經營所需;
3、查上下游:查詢上下游的賬簿,購買方和銷售方針對同一筆交易入賬的經濟業務內容是否一致;
4、查資金流:以結算方式為出發點,查詢銀行卡及現金的流向是否存在異常。比如,不存在真實資金流,資金異常回流,雙方資金流不一致等,都會拉響稽查警報。
劃重點:在交易環節要做到發票、業務、資金三流一致,并保存完整的證據鏈。否則,將會面臨不允許抵扣進項稅、加收罰款以及滯納金、認定虛開發票等稅務風險。
五、稅務查賬,重點查什么?
01|虛開發票
在商品名稱、商品數量、商品單價品數量、商品單價和金額上作弊,甚至虛構交易。
02|公轉私
企業不規范向個人賬戶轉賬。詳情復習:新稅收環境:嚴格查處公戶轉私和私戶避稅。
03|騙取出口退稅
采取假報出口等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04|增值稅零申報
公司零申報一旦持續6個月,稅務機關就會展開分析調查,確認是否存在隱匿收入等問題。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免稅、無應納稅和零申報,雖然最終結果但差異很大,納稅人應正確進行零申報。
05|虛列人員工資
稅務機關將從工資支出憑證、企業職工人數、工資標準等方面嚴格查處工資費用。
06|稅收優惠企業認定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也是稅務機關清查的重點。
07|稅負率異常
稅務異常一直是稅務檢查的重點。企業平均稅負上下浮動20%以上的,稅務機關將重點調查。
劃重點:企業的風險,80%源自財、稅、法。因此,企業合規,必須財法稅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