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只是大小問題,企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少交稅,不交稅是正常的。對企業來說,零涉稅風險不太可能。企業被稽查時,財務人員或負責人,心里都會害怕顧忌。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要檢查,什么時候要檢查,檢查流程和財務人員如何處理。
稅局并不是想查誰,就查誰。稅務局還有企業控制的金稅制度,主要檢查對象來源如下:
1、被抽查
在實施稅務稽查時,稅務局稽查系統中的大數據庫將從數據庫中隨機抽查。你可能會被抽查,不管企業有多規范。
2、被舉報
從中國裁判網絡中企業被檢查的案件中可以看出,許多案件都來自被舉報。
3、被分析
對企業涉稅進行大數據分析,得出企業經營異常預警,這類企業將被納入稅務檢查異常企業。可得,被稽查的概率就高了。
4、被關聯
稅務稽查以其他行政機關轉移、移交等形式進行。或者企業被發現逃稅等財務問題,也會被稅務檢查。
何時稽查
稅務局的稅務檢查一般為每年5月至12月,日期不固定。稅務稽查組也可以上門檢查,如果金稅期系統提高企業異常預警。
以下三種情況,有可能隨時來檢查:
1.發票管理系統發現某個單位的發票用量明顯增多
2.稅負較上月相比較變動率超過正負30%
3.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20%的時候等
稽查流程
1、提供資料,正規的稅務稽查
調取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時,應當向被查對象出具調取賬簿資料通知書,并填寫調取賬簿資料清單交其核對后簽章確認。
轉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經縣級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并在3個月內完全退還原會計年度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等相關資料;轉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經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稅務局局長批準,并在30日內退還本年度的賬簿、記賬憑證、報表等相關資料。
退還賬簿資料時,應當由被查對象核對調取賬簿資料清單,并簽章確認。
2、補稅、交滯納金罰款轉載,正規的稅務稽查
稅務檢查后,納稅人確定涉及稅務檢查、補充稅或者行政處罰的,檢查局應當依法及時送達稅務處理決定、稅務行政處罰決定、稅務行政處罰不予處罰決定、稅務檢查結論等稅務文件。
稽查局采取從被執行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中扣繳稅款、滯納金、罰款措施時,應當向被執行人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送達扣繳稅收款項通知書,依法扣繳稅款、滯納金、罰款,并及時將有關憑證送達被執行人。
如何應當稽查
1、企業是否真的存在問題
企業被稅務檢查并不意味著企業的稅務問題,但面對稅務檢查,財務人員首先要清楚自己的企業是否存在稅務問題。只有了解自己和敵人,才能正確處理。心里有底才能知道如何跟稅務稽查打交道。
如企業存在虛開票或取得虛開票等嚴重的問題,要注意了!想清楚承擔責任的風險,是否還得繼續。
2、企業自身財務制度要合規
企業應有自己的合法合規財務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或者在稽查前。如財報是否規范,有沒有長期掛賬的往來款等項目,或有沒有隱瞞未開票的收入等原因,出現賬務調整等等。對于這些情況,企業財務心里要有數。
3、態度上要積極配合
無論企業的稅收是否存在真正的問題,我們都應該積極配合稅務檢查工作。如果企業真的有問題,他們就無法隱藏。積極主動的態度可以盡快得到調查和處理,并找到補救措施。
4、陳述申辯時不卑不亢
面對稅務稽查,我們不能抱著對抗的態度,也沒有必要保持低調。我們應該為我們應該為之奮斗的東西而奮斗。有特殊原因也直接解釋說,那些在稅務稽查自由裁量權范圍內的人可以討價還價。如否定成偷稅至少可以相差50%的罰款等。
5、不要質疑稅務稽查的專業能力
目前,稅務檢查制度已轉變為一級檢查,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或者仍有許多業務水平較低,專業稅務檢查與管理員不同。這個查不出問題來,還可以派其他人來。
6、謹慎使用復議和起訴
檢查過后的處理是必須要經過審理的。審理部門會對證據鏈條、適用法條一一審核,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大案要案還要經過上級機關甚至總局合議、重審。
檢查局現在面臨著內部審計,外部審計的壓力也很大,所以在處理決定時要小心,以確保案件沒有問題。除非企業有確鑿證據最好不要復議和起訴,盡量把問題在處決前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