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為維穩經濟,營造公平稅收環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稅務部門必將對企業的涉稅違法行為“嚴征管”。稅收嚴征管趨勢下,稅局稽查,重點在哪?
一、稅負率
稅負率是大家熟知的稅收指標,指的是實際納稅額同征稅對象的比例。增值稅的稅負率=(本期應納稅額÷本期應稅主營業務收入)×100%增值稅的稅負率受到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收入的影響。
以下幾種情形,企業非常可能被稽查:
1、企業稅負與本企業不同期間,與同行業其他公司對比,變動異常,過高或過低。
2、稅負率與企業的開票情況、取得支出發票情況差異過大。
3、企業的進項變動率遠大于銷項稅額變動率。
4、在水、電等能耗變動不大的情形下,稅負率差異過大。
若稅負率低于預警值,則需要核查有無擴大進項抵扣范圍、騙抵進項稅額、不按規定申報抵扣等問題。銷項稅額需核查有無賬外經營、瞞報、遲報計稅銷售額、錯用稅率等問題。
稅負率受地區、行業、市場情況的影響,例如受疫情的影響,企業稅負率普遍下降是合理的。除此之外,以下情形導致的稅負率過低是合理的,稅務機關詢問時提供證明,作出解釋即可。
1、產品附加值低。
2、購進固定資產、購進了規定資產和不動產導致進項稅額過大。
3、行情波動價格下降。
4、原材料、產成品的庫存大。
企業所得稅的稅負率=(應納所得稅額÷利潤總額)×100%
企業所得稅的稅負率偏低需自查是否存在,不計或少計銷售收入、多列成本費用、擴大稅前扣除范圍等問題。
二、銷售變動率
銷售額變動率=(本年累計應稅銷售額—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上年同期應稅銷售額×100%。
銷售額變動率通常和稅負率結合來進行監控。銷售額變動率超出預警值,企業可能存在少計收入的問題,說明企業可能存在偷稅問題。
在金稅四期等大數據時代的今天,企業業務量的增長或減少是否在行業、區域的合理范圍內,稅局機關通過一鍵對比,便一目了然。
三、進項稅額控制額
本期進項稅額控制額=(本期期末存貨金額-本期期初存貨金額+本期主營業務成本)*本期外購貨物稅率+本期運費進項稅額合計
稅務機關會將申報的進項稅額與進項稅額控制額比較,申報進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控制額,則可能存在虛抵進項稅額。需要核查是否按照規定做進項稅額轉出;是否存在取得虛開的專用發票和其他抵扣憑證問題。
下面這10種情形,7個行業將被嚴查!
一、各注冊信息有異常
例如,登記注冊地址是虛擬地址,不符合對外經營的條件,法人、財務負責人年齡偏大,成立時間短,但業務量急劇增加。有這種特征的企業,非常可能是虛開發票的空殼企業,必須嚴查!
二、買發票
很多公司缺少成本費用,就想到買發票,尤其以建筑公司、勞務公司最多。但即使走了賬、簽訂了合同,但貨物流卻很難一致,在大數據稽查的背景下,紙是包不住火的!
三、發票用量大幅增加問題
稅局對發票的管理一直都是非常嚴格的,不管是辦理增額還是增量,都會去現場審查,后期也會加大監管力度。
四、農產品抵扣問題
免稅的農產品一直都是虛開發票的主要源頭之一。如果企業有大量的農產品銷售發票,就非常容易被稅務局盯上。
同時,如果企業是用農產品核定征收的辦法計算抵扣增值稅的,由于稅額都是自己根據銷售量、單耗等數據計算的,非常可能弄虛作假,也是稅局的重點關注對象!
五、騙取出口退稅
騙取出口退稅由于獲利豐厚,在實務中屢見不鮮。騙稅方式也不斷演進,報關行、貨代等中介機構參與,采用“真實票單、有貨流動、虛構資金”等方式。
注意了,在金稅四期的背景下,稅務將加強與海關數據的共享,對報關行、貨代等特殊行業將進行檢測,對異常的的涉稅行為進行事前的監測管理。
六、大額公轉私
隨著稅務與九大商業銀行的聯網核查,以及今年大額現金管理制度的陸續試點,未來公轉私必定是嚴查的重點。還想用私戶收款少繳稅?還想用現金發工資不繳納個稅?查到必罰!
七、稅負率異常
比如稅負較上月相比較變動率超過正負30%。
八、長期零申報
連續3-6個月零申報或者不申報,將被列為非正常戶。
九、享受稅收優惠
重點檢查滿不滿足稅收優惠的享受條件,比如,高新技術企業,弄虛作假的,一律“摘帽”!
十、重點稅源企業
重點稅源企業由于稅收貢獻大,自然是稽查的重點,即便是報表也要比別人多報送幾張,不光報送給稅務,還有統計局、商務局、工信部等部門。各部門數據聯網后,企業就“透明”了,還想弄虛作假?可太難了!
十一、重點行業
1、電商行業,賺錢不交稅的時代過去了。
2、建筑行業,買票的行為實在是太普遍了!
3、勞務派遣行業,人工費的問題是個大問題。
4、醫藥行業,虛開風險非常大。
5、外貿行業,出口退稅最容易出問題。
6、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優惠多,自然要嚴查!
7、石化行業:變名銷售現象嚴重,涉嫌虛開犯罪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