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繼明星偷稅漏稅之后,稅務稽查網絡直播行業,相繼爆坑后,各種類型相關的條例也相繼發布。2022年的稅務稽查將會在多個領域開展,其中美容醫療已經被列入重點對象。
稅務稽查重點打擊醫美行業偷漏稅
大家都知道,醫美行業目前是正處于“強監管”的時候,本來醫美經歷強監管后,醫美行業也會健康有序的發展,誰能想到竟然有醫美機構劍走偏鋒,竟然干起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違法行為。
對于醫美行業暴露出來偷漏稅的問題,不抓你抓誰?所以,醫美醫藥行業偷逃稅將是稅務局2022年的重點稽查對象。基于此,醫美醫藥業將如何做好稅務自查自糾?又將如何實現領域財務合規?
關于醫美行業繳稅的規定
下發文件是稅務部做的頭部動作,《關于進一步加強美容醫療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就是提出重點整治醫美機構不良經營行為和財稅不合規亂象。
那么,那些行為屬于偷漏稅呢?
收入以先進、個人收費工具轉賬、私卡收費、兩套賬務、沒有給客人提供發票、個別醫美機構不主動提供發票而以收據替代、沒有納稅概念,還有的醫美機構財務人員將“避稅”作為己任,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游走在偷漏稅的邊緣。
醫美醫藥企業可先自查,看看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1、同一法人或股東下面控制的兩家公司相互大量開發票;
2、舍近求遠,經常從遠處購買大量常用物資;
3、購銷情況嚴重背離,買進來的是手機,銷售的卻是玻尿酸;
4、預收賬款占主營業收入20%以上;
5、公司大量存在現金交易,而不通過對公賬戶交易;
6、開票項目與實際經營范圍嚴重不符;
7、企業大量存在會務費、咨詢費、服務費、培訓費等無證據鏈的關鍵詞。
以上的這種行為都是屬于逃稅漏稅,不被允許的。在國家有關政策持續完善,稅務征管實現數字化的大環境下,國家對稅務風險管控措施的力度不斷增加,醫美企業隨時面臨被稅務稽查的風險,輕則補稅,重則納稅信用降低,乃至有關負責人面臨刑事處罰。
醫美行業自然要做到有法可依,偷漏稅的行為不僅會敗壞醫美行業的口碑,更是能夠令前來求美的消費人群印上一個負面印象,影響到的是整個醫美行業發展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