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很多人相對比較關心一些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簡單聊一聊:例如稅務機關究竟是怎么查公司的?實際在稽查公司的過程中查哪些內容?公司應當如何規避被稅務稽查的風險?
目前,大數據技術已經比較深入地應用到了稅務稽查之中。利用數據共享和稅收數據,稅務機關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公司的很多涉稅疑點。
確定稽查局對象之后,稅務機關實際怎么查企業呢?
稅務稽查工作人員在開展稅務檢查時有著查賬權、詢問權、調查權等權利,而企業及相關負責人有義務開展配合。
是不是較好地配合稅務機關調查,后續會影響處罰力度。所以,我們建議公司如果遇到稅務檢查,在享受公司應有的權利同時,也要好好配合稅務機關。
如果企業確實有違法行為,面對稽查人員,一味地用“我不知道”“資料丟了”等借口逃避,只會讓后果更嚴重。
我們建議大家在面對稅務稽查的時候,最好先自查原因,如果確實有違法行為,積極配合提供資料和說明,力求將損失降到最低。
作為企業,在運營中應規避涉稅風險,我們在這里同時給大家總結了一些“高風險”涉稅違法行為,公司別踩雷:
1、公司存在未開票收入,但不如實申報、交稅。
長期未開票收入不申報,且金額較大的話,稅務機關將同地區、同行業經營情況一對比分析,就知道你存在問題了。
2、任性調增、調減成本費用。
人為的手段調整利潤,很難將整個鏈條都處理得完美。一旦被查,損失會更大。
3、大量白條入賬,或將個人消費等與公司經營無關的費用入賬。
基本每年都會有不少企業因為這個原因被查被罰的。尤其有的企業還做得特別假,想讓稅務機關不查你都難。
4、工資個稅動手腳。
當下個稅申報系統不斷完善,冒用別人信息虛列工資、拆分工資、編造虛假工資信息等,這些手段都行不通了。
5、其他例如賬實不一致,申報異常(不申報、漏申報等)、頻繁公轉私、不按規定交社保等問題,我們之前講過多次,大家也需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