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最近稅務機關發布了有關增量留抵退稅風險管控措施工作安排的通知,在這其中甚至有一部分地區情況報告文件中,講到到了有有關退稅金額方面的稅務稽查重點!
比如:合肥市稅務機關,聚焦點團伙式、跨區域、虛開增值稅票虛增進項騙取留抵退稅等違法違紀行為,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予以打擊,形成打擊騙取留抵退稅的壓倒性態勢,護航留抵退稅政策落準落好。
1、用好系統促工作進展。借助于稅收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金三系統系統和貨勞系統三個平臺,健全完善“一戶式”監督機制,重點圍繞退稅政策措施重要時間節點,對稅收數據開展事前、事中、事后掃描監控,重點對三張報表與企業申報數據比對解析,及時發現風險疑點,精準開展風險應對,對低風險納稅人進行提醒輔導,對中風險納稅人開展約談評估,對涉嫌偷逃騙稅、虛開增值稅票等稅收違法行為的高風險納稅人按規定及時移交稅務稽查部門處理。
2、精確定位抓住重點。在稅收大數據篩分解析前提下,高度關注風險較大的行業和大額退稅納稅者留抵退稅可能存在的問題,運用人機結合方式,將退稅金額10萬元以上的公司作為重點審查目標,高度關注公司資金、人數、收入虛構條件,企業變更登記,虛增可留抵稅額,長期留抵無收入,短期內大量購票和注銷企業等六個風險點。
8個重點領域行業5種行為仍是2022年稅務稽查重點:
針對于農產品生產銷售、廢舊物資回收收購利用、大宗商品現貨(如煤炭、鋼材、電解銅、黃金)購銷、營利性教育培訓機構、美容醫療、網絡直播平臺、中介服務機構、高收入人群股份轉讓等行業和領域進行重點稅務稽查。
重點依法查處虛開(及接受虛開)發票、瞞報收入、虛造成本、利用“稅收洼地”和關聯交易惡意稅收籌劃以及利用新型經營模式逃避稅等涉稅違法行為。
稅務嚴查:這11種情形,查到必罰
一、公司所得稅收益與增值稅交易額不一致
公司所得稅收益低于增值稅交易額的部分占比例高于10%,即(增值稅交易額-公司所得稅收益)÷增值稅交易額>10%,這樣的公司有可能存在著少計、漏記收益、延遲確認收入的嫌疑。
二、庫存量異常現象
比如公司(期末存貨-當期累計收入)/當期累計收入大于50%,企業存貨有可能存在著賬實不符,隱瞞收益。
三、多列或少列薪資
有一部分公司為了能多抵扣增值稅或少交個稅,人為的調控薪資,注意了,這都是稅務部門稅務稽查的重點。
企業自查時,可以看申報的公司所得稅薪資與個稅工資是否一致。
四、企業利潤、期間費用變動異常現象
比如公司期間費用變動率與收益變動率相差高于20%,同樣是稅局關注的重點。
五、應納稅額處于臨界點附近
一部分公司為了能享有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會去任意更改應納稅額。例如實際上應納稅額110萬的更改到100萬,實際上應納稅額310萬的更改到300萬。
因此,比如公司應納稅額長期接近臨界點,尤其收益和成本都很大的情況下,稅局就會質疑公司存在著隱瞞收益、虛列成本調控利潤的情形。
六、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異常現象
1、比如公司當年新增應收賬款或應付大于銷售額的80%
公司賒銷業務占比例太大,缺乏現金流但還能存活,違反常理,存在著隱瞞收益的可能性。
2、比如公司當年新增應付賬款大于銷售額的80%
應付賬款過大,反映公司許多業務購貨不付款,不切合常理,有可能存在著購買虛開增值稅票的情形。
七、預收/預付賬款異常現象
如果當年預收賬款余額占銷售額的比重高于20%(即當年預收賬款余額/銷售額>20%),反映公司收到了許多款項,但沒有發貨,不切合常理,有可能存在著公司已經發貨,但不確認收入的情形。
預付賬款余額是負數,且金額較大可能是收到了款項沒有確認收入,有隱瞞收益的可能性。
八、其他應收/其他應付款異常現象
當期新增其他應收款大于銷售額80%,正常情況下公司新增的“其他應收款”占收益的比重較小,比如數額較大且年度終了后沒有歸還,有可能要被稅局,視同對股東的分紅,補繳20%個稅。
“其他應付款”余額較大,有可能要被稅局質疑存在著隱藏收益、虛開增值稅票等違法行為。
九、加油費、餐費、咨詢費等費用異常現象
如公司沒有車,卻有大量的加油費;個人消費的餐費、車費等異常現象;又如有一部分公司“暴力稅籌”,咨詢費支出被濫用,造成咨詢費金額過大,這個也已成為虛開增值稅票高危項目之一。
十、公司長虧不倒
公司連續3年虧損,特別是收益和成本費用都很大時還連續3年虧損,出現這種情況的要小心了。
一般情況下,長虧不倒違反常理,公司很有可能存在著更改利潤的情形,例如隱瞞收益,虛列成本、按照關聯交易避稅等。
十一、稅負率異常現象
稅負預警值是動態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時間是不同的,預警值由各地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稅務機關按照分析評估,只要是稅負變動異常現象,不管是稅負是過高還是過低,都要被稅務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