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稅務機關比較喜歡查什么樣的公司?這個問題要回歸到稅務稽查的原因是什么?許多經營者說,為什么稅務稽查的總是我?事實上現如今我國稅務稽查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行業例行檢查,
例如說:我們我國現如今重中之重就是監管藥品行業,去年的時候,整體藥品行業天翻地覆查了個遍。
二、行業評估查
主要目的是評估以下行業的毛利率和毛利率的稅負率。
三、被連累了
例如說:你自己的公司沒有問題,也沒有違規,但是你的上游有問題,稅務機關查上游,是需要找證據,來這個下游找證據。這個時候稅務機關的目標就很明確了,稅局務就是來找某一個票、或者是一個憑證或者是找某一個合同等。來查你的某一筆現金流
四、你的報表有問題
有的經營者完全不懂財務,公司的財務也不專業,你的報表上有問題,直接把稅務機關引來了。
比如兩個科目: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如果這兩個科目賬戶太大,那就是赤裸裸的逃稅。為什么呢?因為公私不分,公司沒錢個人補,個人沒錢公司拿。
五、被舉報了!
說到報告,事實上,有時候競爭對手不會報告,股東糾紛也是可能的。我以前遇到過小股東舉報的案例:他們過去是好朋友。后來,由于經營理念不同,他們對金錢有不同的看法。這種報告是最難處理的。
查什么?
一、查企業納稅異常:企業成本畸高!成本指標波動劇烈!稅負還偏低!
二、稅務從什么樣的途徑監控企業納稅情況?
1、大數據抓取第三方數據。
稅務機關也可以從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局、社會保障局、中國證監會、交易所、商務局等獲取電力公司的數據。只要數據不一致,就一定有錯誤。
2、現場突擊檢查。
實地檢查,在現場發現相關的收入憑證、記賬憑證、工資表、發票等大量賬外資料。許多公司喜歡把這些違規資金、表單等藏在公司的保險柜或者柜子里,一查一個準!
稅務機關到公司現場檢查資產,發現設備不在賬戶中。他們還可以采訪員工并查閱生產記錄。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公司的資產、收入和其他問題!
3、查上下游,協查筆錄取證。
比如現如今最火的嚴查走逃失控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樣,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先查公司上下游,不打草驚蛇。
4、成本和收入嚴重不配比
所得稅法要求公司發橫支出合理合法的憑證可以稅前扣除。公司的和生產經營相關的的水電費、污水處理費用在賬內列支。如果沒有相關收入配比,是最容易被稅務系統預警的,100噸產能的用水、用電,10噸的收入,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實務上是存在問題的。
二、查自然人納稅異常:
1.稅務機關對自然人基本涉稅信息進行異常檢查。
自然人,包括我們境內的居民,也包括從中國境內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士。個人的基礎涉稅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國籍、性別、戶籍所在地、現如今住在哪里、聯系方式,這些基本信息在個人涉及到交稅的時候,首先會全部收集整理,納入到稅務機關的信息庫里面去。
個人的應稅財產信息,應稅財產包括你的房產,你的車輛,你的經營性的土地使用權,或者是一些其他的財產涉及到稅的,稅務機關都會加以收集整理,納入到稅務機關的資料庫。
2、從什么樣的途徑監控自然人納稅情況
納稅人申報納稅時,應當收集與納稅人有關的基本信息。只要這些基本信息的內容涉及納稅申報,稅務機關系統將在第一次納稅申報時收集您的基本信息,這是監管的第一步。
通過信息交換和信息共享,從政府其他部門和公共服務單位獲取涉稅相關信息,政府機關會自動的跟稅務機關共享信息。
涉稅信息一人一檔案,為每一個人建立一份稅務管理的檔案。對納稅人進行分級分類管理。
稅務機關將個人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高收入人群,第二類是高凈值人群,第三類是普通人群。稅務機關將特別關注高收入人群和高凈值人群。
高收入高凈值的人士是在市一級稅務機關以上,就是省市稅務機關進行監督管理。一般人士在下面的縣區稅務機關加以管理,分類分級管理,分三大類,分兩個級別進行管理。
對涉稅信息進行掃描、分析和識別,來判斷它的合理性,然后發現是不是有異常,稅務機關也可能會對某些高風險、有異常的個人加以特別關注。
對自然人進行稅收信用體系評估,稅務局可以找到每個人的稅收信用水平,系統可以自動監督。
對信息進行掃描,建立信用評估體系,然后稅務機關就對個人進行評估分析,實施評估和稅務稽查發現。
三、總結一下
稅務局通過大量的信息比較收集公司和個人的納稅信息。如果公司和個人不納稅,很容易受到稅務機關的監督,帶來稅收風險。
公司和個人的稅務檢查不僅是稅收補充問題,而且涉及稅收不誠實處罰,稅收信用水平很低,稅務機關可以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為公司和個人提供一些相關的處罰,限制了許多業務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