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但這個時候又有些人要問了
為什么讓我們公司企業一年下來被查三次,而有的公司企業三年多都未必被查一次?
除了有隨機性抽查的概率問題之外,還牽涉到一個稅務風險疑點的問題!
伴隨著新稅收環境的上線,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來臨,讓我們全部公司企業的信息在稅務機關的數據庫系統里全部都是有備案的。
一旦這些信息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可疑點,那么稅務機關除了會督促公司企業限期做好自糾自查之外,就會有可能做好稅務稽查!
作為一個公司企業來說,如果不做好稅務自糾自查而只是坐等稅務機關查到家門上的時候才開始慌張是做不久遠的。
一旦沒有提前做準備并且被稅務機關查到了稅務風險問題,那么輕則追繳稅款,處一定的金額的罰金并加收滯納金,重則就可能牽涉到刑事偵辦。
經營成本、公司企業收入、應納稅額、虛開發票等等這些全部都是稅務稽查的重點,而公司企業定期做好稅務自糾自查,是能夠跟稅務機關“和平共處”的必要日常!
稅務自糾自查不需要過于頻繁,但自從公司成立之后就沒有稅務自糾自查意識的公司企業可要當心了!
所以經常被稽查的公司企業老板們也別急著喊冤。
很可能是以下幾點稅務疑點導致公司企業被“新稅收環境”盯上。
只要做好稅務自糾自查排除隱患,身正不怕影子斜!
固定資產的盤點!搞懂這四點!
自糾自查疑點
一、增值稅疑點
1.增值稅申報收入與公司企業所得稅申報收入差異過大。
2.未發生經營業務但開具發票,或開具發票與實際經營業務不符。
3.將開發產品用于捐贈、贊助、職工福利、集體福利、獎勵、分配給股東或投資入股、拍賣、換取其他單位和個人的非貨幣資產等,未視同銷售申報納稅。
4.發票開具金額大于申報金額。
5.納稅人代扣代繳公司所得稅和增值稅的計稅收入額不匹配。
6.連續12個月應稅銷售額超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為年應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但在超過標準的月份(或季度)的所屬申報期結束后15日內未提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表或者提交選擇按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情況說明。
7.存在混合銷售或兼營業務,未做好有效區分或人為將混合銷售作為兼營。
8.申報的銷售(服務)額小于對應屬期開具發票銷售額與未開票銷售額之和。
二、公司所得稅疑點
9.錯誤申報資產總額、從業人數導致應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而未享受,或不應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而做好了享受。
10.加計扣除超出規定標準和范圍。
11.罰沒支出、贊助支出等不應稅前扣除而做好了扣除。
12.公司所得稅預繳及匯算清繳收入額非常明顯小于同期增值稅申報收入額。
13.發生的與企業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沒有按照稅前扣除標準(不超過發生額的60%且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五)做好申報,超過部分未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生產、銷售成本的會計處理!
三、個人所得稅疑點
14.發放非任職于本公司企業的獨立董事報酬,未按“勞務報酬所得”所得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5.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應享受未享受、或不應享受而做好了享受、或填寫扣除信息不真實。
16.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17.個人多處取得的收入未合并繳納個人所得。
18.公司企業為員工繳納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超過允許標準的部分未扣繳個人所得稅。
固定資產的盤虧與減值準備!
公司企業本身問題
除了上述稅務風險疑點之外,公司企業也要注意宏觀角度可能產生的問題,如果存在以下幾點,那么在不定期的稅務機關抽查中,被抽中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
(1)稅收風險為高風險的公司企業。
(2)2個年度內有2次以上被檢舉且經查均有稅收違法行為的公司企業。
(3)受托協辦事項中存在稅收違法行為的公司企業。
(4)長期納稅申報異常的公司企業。
(5)納稅信用級別為D級的公司企業。
(6)被相關部門列為違法失信聯合懲戒的公司企業。
(7)存在其他顯著異常情況的公司企業。
在如今新稅收環境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公司企業的信息趨向于透明化,稅務機關的監察手段也在不斷升級完善,所以對公司企業而言想要高枕無憂,還是誠信經營、規范納稅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