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大改革!剛剛,稅務局明確:稅管員固定管戶模式正式全面取消!2022年1月1日起執行!企業不同涉稅事項不再由固定稅管員負責,而是由不同的專業團隊負責!
稅局緊急通知!
取消稅管員!檢查雙隨機!
日前,湖南稅務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稅源管理方式的意見》,明確: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稅收管理員固定管戶關系,通過“管戶”向“管事”轉變!
給大家劃下重點:
一 稅源分類,差異化管理
按規模和行業將企業分為大企業、較大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并按單位性質對機關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按收入和資產對自然人進行分類。
以此為基礎,積極應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對納稅人實施差異化服務和管理。
二 辦稅繳費流程更簡
取消稅收管理員固定管戶關系后,納稅人繳費人辦理所有稅費事項均不再需由稅收管理員進行事前審核,一律按“自主遵從、自享權利、自負責任”原則,通過辦稅服務廳或電子稅務局、移動端、自助終端等渠道依法自行辦理。
避免因稅收管理員管戶較多或其他原因無法及時處理納稅人繳費人申請而影響其正常生產經營,辦稅繳費環節更少、程序更簡、效率更高。
三 隨機分配和任務派單
所有流經稅源管理部門的業務事項,均通過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等系統進行隨機分配和任務派單。涉稅事項辦理“留痕管理”,在金稅三期核心征管系統中,建立“任務發起—任務推送—跟蹤監控—結果反饋”的全流程、閉環式管理。
總的來說,湖南稅務部門全面取消稅收管理員固定管戶關系,改變“分戶到人、各事統管”的傳統管理方式,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而能從管理和服務上給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更多的涉稅保障,也降低了基層執法人員的稅收風險。值得點贊!
針對這一政策,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些小伙伴覺得稅管員都會耐心幫忙解答問題,不希望取消:
也有些小伙伴表示:支持,盼全國推廣!
更有些小伙伴表示:早已取消了稅務專管員的管理制度!
據了解,不少企業辦稅人員對稅管員是有意見的,但是有意見也只敢私下吐槽一下。其實這些意見無非就是,"稅管員對人愛理不理的”、“稅管員啥都不懂,一問三不知”。
隨著金三系統的完善、金四系統的到來,取消稅管員已是必然趨勢!那么,取消稅管員,這對企業究竟意味著啥?企業往后應該注意什么?
“取消稅管員”對企業
意味著什么?
1、管理更加專業化,企業還想尋求稅管員網開一面?沒門。
取消稅管員后,企業不同方面的業務將由不同部門或人員負責,遇到問題還想“打點”一下?這種方法行不通了!
2、稽查更加規范,有沒有風險,系統說了算!
稅務稽查會更多的依靠大數據的分析,更貼近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存在“得罪了誰”就會被稽查的情況。
3.辦稅流程簡化,網上服務更便捷。
隨著電子稅務局的各項功能越來越完善,各項辦稅流程,越來越簡化,很多業務足不出戶就可網上辦理,對企業來說,節省人力物力。
以深圳為例,涉稅事項通過電子稅務局、微信稅務局等互聯網平臺辦理,即便是上門辦理的業務,只要在前臺提交,稅務部門通過后臺流轉處理,辦事再也不用找稅管員了。
4、稅務工作需更加自主化。
以前有稅管員時,企業快報稅了,稅管員可能還會提醒,有什么證明資料該報送沒報送的,也會催促。取消稅管員后,這些事項全部依靠企業的自主性,一旦延期或違規,直接承擔責任。
企業這9種行為要小心了
以后將被重點稽查!
1、虛假開戶
隨著實施的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及即將到來的新稅收環境,會多維度的核查企業真實性,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識別企業是否有開戶資格。
2、空殼
隨著系統的不斷升級,那些想利用空殼公司開戶,來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洗錢、偷逃稅款等違法犯罪,已經行不通了。
3、少交個稅和社保
施行五證合一后,稅務、工商、社保隨時合并接口,企業人員、收入等相關信息互聯,虛報工資已經沒余地了,且自11月1日起,15個地區陸續公布社保入稅,再加上即將到來的新稅收環境,企業再想動歪心思的,可要小心了!
特別提醒:員工工資長期在5000以下或每月工資不變的,稅務局將重點稽查。
4、庫存賬實不一致
發票開具實行全票面上傳,簡單說就是發票開具不只是發票抬頭、金額,就連開具的商品名稱、數量、單價都會被監管。也就是說,公司的進銷存都是透明的。只要企業開具的發票異常,馬上就會接到稅務局電話,甚至會實地盤查,一旦有問題,就會涉嫌偷稅。
新稅收環境上線后,企業庫存會進一步的透明化,在此提醒企業一定要做好存貨管理,統計好進銷存,定期盤點庫存,做好賬實差異分析表,盡量避免庫存賬實不一致。
5、虛開發票
其中,與實際經營情況不符:
?、?沒有真實交易;
② 有真實交易,但開具數量或金額不符;
③ 進行了實際交易,但讓他人代開發票。
6、收入成本嚴重不匹配
企業自身的收入與費用嚴重不匹配;重點費用異常(如:加油費、差旅費等);與同行業對比收入、費用異常等等。
7、申報異常
很多公司對小稅種不重視,認為其金額小,不會被監管,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小稅種也會引起大風險。
8、稅負率異常
稅負率異常一直以來都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如果企業平均稅負率上下浮動超過20%,稅務機關就會對其進行重點調查。
9、常年虧損企業常虧不倒,明眼一看就有問題,對于這種企業,想讓稅務局不查都難。
稅務稽查方向:
“389”企業是重點對象!
一、“三假”企業
1、假企業
假企業是指,納稅人為了抽逃資金避稅,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地大規模注冊“空殼公司”來虛開發票。
通常,空殼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① 設立在具有稅收優惠政策地區或者偏遠稅務監管寬松的地區。
?、?組織機構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工作人員。
?、?沒有實際的辦公場所,注冊時的場所多為租借。
?、?有財產,但沒有相應的財產記錄。
?、?沒有經營業務或者沒有真實的業務。
2、假出口
假出口是指,沒有實際出口業務,采用偽造報關單、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向黑市購匯冒充出口貨款收匯等手段來騙取出口退稅。
通常假出口業務具有如下特征
① 公司申請退稅的出口貨物、出口口岸皆為出口騙稅頻發的敏感貨物、敏感口岸。
?、?公司出口業務短期內飛速發展。
?、?實地核查,企業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對出口業務流程含糊不清。
?、?退稅資料整齊完備,過于“完美無瑕”。
3、假申報
假申報是指,通過申報材料造假等方式,非法獲取稅收優惠減免,尤其是利用疫情期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疫情防控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八種最易遭稅務檢查的會計憑證問題
1、自制原始憑證更需規范
某工作人員在審計檢查一家石化企業的工資單時碰到了這樣的問題:公司的工資管理雖制定了相關內控制度,但是抽查公司自制的工資單發現不是這張手工涂改,就是那張缺少相關申請和審批人簽字,就沒有一張工資表是符合標準的,外部人就看不懂,必須得詢問公司財務人員才可以,經常財務人員都解釋不清楚,真要是稅務局人員來公司稅務稽查了,真害怕公司扛不住。
2、違規票據,得不償失
很多企業報銷憑證管理很不規范,經常有發票抬頭和付款單位不一致的情況,尤其以差旅費和業務招待費的居多。但是這些發票稅務局是不認可的,肯定是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的,企業所得稅抵扣不了,公司里外都受損失。
3、錯賬更正的憑證需規范
賬目改來改去無非就兩個原因,一是財務人員財務水平太差,賬目處理不規范,另一個就是對會計科目進行調整以便渾水摸魚,干些不合法的勾當。這兩類企業的做法,在受到稅務稽查時,鍛煉好口才去給人家解吧。
4、會計憑證的科目與憑證內容要一致
企業將辦公用品計入職工福利費、將業務招待費用計入福利費等,會計憑證的科目與原始憑證的內容不一致,這些不匹配的內容,在稅務稽查時成為稅務機關發現問題的突破口。
5、內部單據有異常,難逃法眼
通過內部原始單據一定要求經辦人員簽名。如果憑證后附的出庫單全部是內部單據,但是好多出庫單有的有領用人簽字,有的空白一張??瞻壮鰩靻慰隙]人敢簽字。沒有經辦人員簽字的內部單據會引起稅務人員的質疑。
6、沒有發票的憑證
很多企業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對外支付了款項而無法取得發票,在目前的稅務審計和稅務稽查實務中,沒有發票的且涉及損益類科目的,都需要調增所得額。如果公司發生取得不了發票的情況,就抓緊想辦法吧,要么和上一家好好協商,把票要回來,要么去稅務局代開,減少稅務檢查時的麻煩。
7、憑證里的真真假假
“真發票、假業務”成了很多企業避稅標配,這樣的憑證核查起來確實有很大難度。實踐中,以虛假經濟業務開具的發票內容,物品采購類多為辦公用品、電腦耗材、食品、服裝、勞保等。
8、憑證里的財政收據也存風險
財政收據也是有稅務風險的,如對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軍隊等收取的租金等經營性應稅收入,僅給開具了財政收據。稅務人員檢查時,肯定也要讓你納稅調增,因為你的收據不合規。所以收到財政收據時也要睜大眼睛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