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一、高新技術企業稅務風險防范管理的必要性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1年以上的,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高新技術企業稅務風險是企業全部風險中的一種風險,主要是指納稅人在納稅過程中納稅活動給企業造成的損失的可能性,稅務風險會給企業帶來很多后果。其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企業如果不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條件,就不能申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例如“二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
第二,企業如果被稅務機關認定為有偷、騙稅等行
為,不僅會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同時還要補繳稅款和罰款,補繳稅款和罰款如果數額巨大往往還會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融資等正常經營活動,使得企業資金流緊張,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第三,稅務風險還可能引發法律風險,一旦企業涉及到違法行為,其不但要面臨巨額罰款,而且情節嚴重的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最后,稅務風險還會影響企業的聲譽和信譽,與企業有關債權人、客戶等可能會考慮到企業的信譽問題而不與其來往。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稅務風險對企業非常重要。因此企業管理層必須加大對稅務風險的防范管理,合理規避稅務風險。
二、高新技術企業面臨以下稅務風險
(一)認定機構要復核的風險
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規定,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后,每年要向科技部門提交自查表;要向稅務局提交減免稅備案資料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資料;每月要向統計局填報高新企業統計表。企業如果在提供資料前不仔細核對,同一財務指標如營收收入相互不一致或者故意提供虛假資料則可能被科技部門、稅務局、統計局要求進行情況說明。
(二)認定機構要復審的風險
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后每隔三年要接受高新復審,高新技術企業復審仍需要重新提交研發費用等各項資料,如果研發費用占管理費用比重的指標和毛利率指標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要求。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將被取消,企業就不能享有稅收優惠政策。
(三)會計核算不規范的風險
1.不遵守會計準則。高新技術企業的稅務風險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收入費用核算不準確造成的。而收入費用核算不準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企業財務部門人員責任不強或者業務素質低。一些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廉價招聘不具備會計資格的人員擔任會計核算,以至于企業每次被稅務部門作為納稅檢查的重點對像。
2.研發費用占管理費用比重不合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減免稅條件發生變化的,不能享受減免優惠,應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包括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規定比例。
一些企業將屬于研發過程的部分費用歸集為制造費用,造成低估研發費用,一些企業將不屬于研發過程的部分費用歸集研發費用,這兩種方式都會造成研發費用占管理費用比重不合理,都有可能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一旦被認定不滿足高新技術企業條件的,則不能享受減免優惠。
3.毛利率不合理。高新技術產品毛利率一般較高,但是由于企業核算不準確使得處于成長期和繁榮期的企業的毛利率與同行相比偏低,而處于衰退期的企業的毛利率與同行相比偏高。所以企業要注意分析毛利率不合理的具體原因,以免引起稅務機關的高度關注,一旦被認定不滿足高新技術企業條件的,企業就不能享受減免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