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規時代已來,稅務監管在進步,財稅合規勢在必行!
編輯:今稅咨詢
發布:2024-07-23
view:0
近年來,我國的稅制改革和減稅降費一直“在路上”,加之政府簡政放權的不斷推進,稅務機關管理關口的后移,企業涉稅活動的自主性不斷增強,同時也增加了涉稅風險。企業日常經營中,老板最苦惱的就是擔心業務的財務處理方式、歷史遺留、財稅不合規等等問題。因為自己不懂財務、沒有財稅相關知識體系,賺來的錢本身就利潤薄,還要不斷在財務方面挖坑、填坑。強制規范時代,老板不再比拼能賺到多少錢,而是老板賺到的錢安不安全。企業財稅合規是保障企業經營合法性和穩定性的重要手段,隨著財稅法規的不斷升級和調整,已經進入“以數治稅”時代,早日進行財稅合規、規范經營,才是企業的長遠經營之道。企業財稅合規是指企業在財務和稅務方面的經營行為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要求,不違反稅收政策和監管要求。企業財稅合規需要遵守的法規主要包括《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法》、《印花稅法》等多部法律法規。1、會計合規。企業需要按照會計準則和財務報告要求記賬、編制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提供真實、準確、完善的財務信息,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2、資金合規。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確保資金來源合法、流向合規,確保資金的合法性、安全性、穩定性,避免違法違規行為帶來的法律風險和聲譽受損。3、稅務合規。由于企業的業務、財務、稅務三部分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稅務合規也有利于推動企業財務、業務的合規建設,規避風險業務。企業的稅務合規和優化,是需要進行事前審查的,而不是事后規避的。事后規避,先不論成功與否,而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4、內控合規。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的制度、流程、制度執行情況和內部監督機制等。它可以確保企業的財務和業務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規范性和效率性。首先,評估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包括核算制度是否合理,核算機制是否健全,核算系統是否穩定,核算數據是否完整等等。其次,判斷公司的核心會計政策,包括收入確認、壞賬計提、資產折舊與攤銷、成本結轉等等,看這些政策或實際操作,是否符合會計準則和法規的要求。再次,理清公司的主要涉稅稅種,重點關注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從稅務邏輯的角度出發,檢查公司的稅務數據和財務數據,政策是否統一,口徑是否一致。如果出現明顯差異,需要追蹤差異的原因,看是否已經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