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伴隨著“稅務監管”工程啟動,大數據技術控稅及數字化管理日漸健全,再加上公司業務多元化的操作,商業運營模式的層出不窮和企業內控管理的綜合性,新一輪稅務稽查大勢所趨!因而財會人員應當如何進行必要的風險排查,進而能夠更好地化解企業所面對的稅務風險。
一、資產負債表主要會計科目潛藏風險
1、貨幣資金未及時清理
稅務監管上線之后,對資金的監控將會更為嚴格,所有現金和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發生的原始單據,應按發生時間順序做好賬務處理,保證賬務的準確、及時,不要有遺漏單據,本月有遺漏如果再調整就屬于跨年調整事項了;其次核對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如果有差異做好銀行余額調節表,調整后銀行存款余額一致,做好銀行票據等盤點工作。
涉稅風險點:現金比對成本費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額的、頻繁與法人、股東、員工及第三方自然人的資金往來款;月平均現金持有量是否與生產經營所需存在較大的差異;資金充足為什么還有大量的財務費用支出;支付給個人的支出是否存在沒代扣代繳個稅的風險等。
2、企業的往來掛賬過大
?。?)應收及預付賬款項目余額大,企業應當定期于每年年度終了,對應收款項進行全面檢查,預計可能發生的壞賬準備,對預計不能收回的,應當計提壞賬準備。應收及預付賬款確定無法收回,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公告的規定,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并留存備查。
?。?)預收賬款,企業應當逐筆核實“預收賬款”是否存在未及時按規定結轉收入的情況,避免存在推遲確認企業所得稅的風險。以及核實預收的租金等款項,是否按照規定及時繳納了增值稅。若長期掛賬或大額余額,預收賬款的減少與收入的增加不配比,是否存在發出貨物后,沒有將全部收入結轉貨款,沒有及時足額交稅,企業存在補繳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3)應付賬款,企業應主動檢查是否存在長期掛賬且確實無法支付的款項,若存在,則需要在匯算清繳時進行必要的納稅調整。如果存在應付未付的款項,要關注款項是否不再需要支付,是否需要確認為營業外收入。尤其若存在大額應付賬款長期掛賬,是否存在購買成本費用發票沖減利潤的操作,企業面臨補稅、罰款、滯納金,甚至是刑事責任等風險。
?。?)其他應收款,重點關注關聯關系間的借款及其涉稅處理。尤其需要關注是否存在股東從企業借款、關聯企業間的借款但在年度終了前尚未歸還的情形。對期限超過一年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借款,應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企業需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若公司將資金借給個人股東,股東年底未歸還的情況,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規范個人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財稅〔2003〕158號)第二條的規定:“納稅年度內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除外)借款,在該納稅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比魡T工向公司借款用于應急,年底未歸還借款的,稅法上并沒有規定這種情況要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從公司角度來看,無償向個人提供貸款服務,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下列情形視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一)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于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毙枰曂峁┵J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3、企業存貨、資產周轉率增強潛在風險
伴隨著稅務監管的上線,以及伴隨著稅務大數據的不斷深入和滲透,隱藏在底層、水下和背后的交易事項會很快漏出水面。企業應及時檢查納稅人的購銷合同是否真實,檢查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情況是否與簽訂的合同情況相符并實地檢查存貨等。存貨周轉率過低,(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次)),主要與同行業、本公司以前年度相比。但存貨周轉率過低有可能說明企業存在不計、少計或者忘計收入的情況。通過對總資產和存貨周轉情況的分析,可以推測出企業的銷售能力與納稅情況的關系,如果出現加快的現象,說明企業銷售能力有所增長或增強。如果企業應納稅額卻出現了減少或增長幅度偏低,可能存在隱瞞收入或虛增成本的現象。
4、所有者權益類項目潛在風險
?。?)實收資本,企業是否存在抽逃注冊資本。
?。?)盈余公積,關注企業當期沒有利潤,而盈余公積增加的原因。
(3)未分配利潤持續為負數,所有者權益小于注冊資本,而資產總額和負債卻在不斷增加時,值得關注。
二、利潤表主要會計科目潛藏風險
1、收入類科目潛在風險
部分企業在納稅申報時,主營業務收入對應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應當有“未開具發票銷售額”的金額申報,否則將存在納稅風險預警,根據過去涉稅案件統計以及對零售納稅人調查及國有商業零售企業無票收入占總銷售收入比例等佐證,絕大部分商業零售或服務型企業無票收入一般應大于銷售收入的30%,其無票收入一般在總收入的30%--70%之間。營業外收入項目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并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如:企業出現固定資產處置時,很就可能就應該有適用3%稅率(減征按2%)涉稅收入申報。
2、成本及費用類潛在風險
主要審核同行業的成本利潤率和毛利率,有無虛增成本現象或者多結轉成本少確認收入現象。對于費用類科目,主要測算本期和上期的管理費用及銷售費用比,找出出現異常變動的原因。對于營業外支出項目,是否有稅收滯納金及行政性罰款支出。是否存在特殊重組、專項申報需要備案事宜稅務監管下財務報表有哪些稅務風險
金稅三期,實現了對國稅、地稅數據的合并及統一,其功能是對稅務系統業務流程的全監控。而稅務監管,不僅僅是稅務方面,還會納入“非稅”業務,實現對業務更全面的監控。因而企業應當回歸業務的真實的商業本質,無中生有的賬務處理和稅務處理必將給自己帶來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