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在財會人員眼中,有一類發票是恨不得避而遠之的,那便是跨年發票。跨年發票是個令財務頭大的存在,2022年跨年發票報銷要嚴格按照這個來,稅局早已明確:這3種情形一定要分辨清楚。今天來和各位聊一聊跨年發票。
比較常見的跨年發票是企業員工2022年費用,這要到2023年才可以報銷。這樣的情況,賬務處理上都是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進行核算。
在稅務處理上,應在2023年5月31日前的匯算清繳進行補扣除,在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中明確規定:追補稅前扣除的追補年限不得超過5年。
除了上述比較普遍常見的情況以外,還有一些因特殊情況沒能在當年取得發票,導致了跨年發票的產生,又該如何處理呢?下面這3種情形,一定要分辨清楚:
情況一:錢已經給對方了,但是對方還沒給開發票
如果是錢已經給對方了,但是對方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給發票,像這種情況,在賬務處理上:在付款的時候應計入“預付賬款”或“合同資產”科目,且在當年年末不需要進行調整。
在稅務上:在預繳年末季度所得稅時,稅前扣除需要暫按賬面發生金額來處理。
注意,在匯算清繳結束前,需要取得相應真實有效憑證。
情況二:收到貨物但沒支付相應款項也沒有收到發票
這樣的情況又要分辨固定資產和一般貨物。
首先是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在賬務處理上可以暫估入賬,并計提折舊。取到發票后可以對賬面價值進行調整,這時候需要按調整之后的賬面價值計提折舊,如果是已經計提的金額,就不需要進行調整。
在稅務上,根據國稅函〔2010〕79號規定,暫時沒有取得發票的固定資產,可以根據合同上具體金額計入固定資產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
但是,如果實際折舊和暫估折舊存在出入,這時候需要在取得發票的時候進行調整,注意,調整需要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12個月內進行。
這里還需要提醒大家,即使沒有發票,暫估計提的折舊也可以稅前扣除,而且不受一般成本費用的“匯算清繳結束之前”失效的限制。
其次就是一般貨物:
一般貨物在賬務處理上:需按合同金額暫估入賬,確認相關負債,然后再次月進行沖銷,等收到發票后再進行成本費用確認即可。
在稅務上,關于增值稅,如果年底沒有取得發票,那么久沒有納稅義務,可以在年后取得發票之后再進行進項稅確認。
關于企業所得稅,可以暫按賬面金額進行稅前扣除,匯算清繳接受之前補充憑證即可。
情況三:因對方倒閉、破產等情形導致無法取得發票
如果運氣不好遇到因為對方倒閉、破產或者跑路等這樣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確認壞賬處理了。在稅務上如果有資料可以證明支出的真實性的,可以做稅前扣除。
可以作證明的材料有:對方破產公告、注銷證明、合同、協議、物流運輸證明材料、出入庫憑證等。
為了以防萬一,建議大家還是把相應材料保存好,以防不備之需。